小伙伴·甘肃行丨“我的理想,是当军人保家卫国”
2020年09月16日
2020年9月11日-12日
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志愿者一行7人
来到甘肃省陇南市角弓中心小学
对受助的21个贫困儿童进行了回访
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就此拉开了帷幕
……



图|照片由学校老师提供
甘肃省陇南市角弓中心小学
位于陇南市武都城区的白龙江畔
始建于1937年
2008年“5.12”地震灾后重建的新校园
教学楼、宿舍楼、
多功能教室、操场应有尽有
设有兴趣大课堂、藏书种类丰富的图书室
足球实力更在全市名列前茅
就在这样一所硬件设施堪称优越的学校里
远洋之帆的“小伙伴计划”也在这里扎了根
自2017年起开始资助学校里的21个贫困儿童
每学期500元/人的助学金
温暖蓝包、学习用品等助学物资……
力所能及的捐助一次不曾落下

图|志愿者代远洋之帆发放助学金
看着气派的校园或许不能理解
这些资助只不过是锦上添花?
但实地走访后才得知
远洋之帆的资助在他们看来如雪中送炭
甚至对个别家庭还只是杯水车薪
9月11日实地走访:
21个孩子,21个穷苦家庭
陇南地处秦巴山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的交汇区域,形成了高山峻岭与峡谷盆地相间的复杂地形。群山环绕,雨水充足,所以当地泥石流频发,耕地稀少。这些孩子的家有的是因泥石流灾害,政府提供的回迁房;有的因山路遥远,家人在附近租住陪读。

图|资助的小伙伴的家
志愿者在学校老师的陪同下,挨个走访了21个孩子的家,他们中大部分是单亲留守儿童,父亲到外地从事苦力劳动,母亲多是生下孩子后一走了之;或是父亲早年已逝,母亲外出打工贴补家用;剩下年迈的老人负责照顾几个小孙子上学,耕种着一亩多地,也只能自给自足。

图|小伙伴成长计划助学家访中
这些孩子们,每年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见到父/母一面,平时在电话/视频里聊得最多的,就是要好好学习。从小缺少父母陪伴,心灵沟通对他们来说是奢侈的,他们中大部分性格腼腆,不善言谈,严重的不能正常与人交流,这也许就是中国留守儿童的真实写照。

图|角弓中心小学的同学们
9月12日课程分享:
孩子们喜欢,我们便不虚此行
周六,本是上海小学生们赶补习班、培训班的高峰时段,上海民办打一外国语小学四年级一班的32个孩子取消了课程安排,各自在家打开了摄像头,开始了时长一个多小时的视频直播。

图|同学们在上课
这次直播,为53个孩子架起了梦想沟通的桥梁,抛开地域的界限,无视成长的鸿沟,只谈未来理想,勾画20年后的自己。这也是一次职业分享课,帮孩子们拓展对职业的认知,从小树立明确的目标,城乡孩子手拉手,虽成长的境遇不同,但都心怀一样伟大的理想。
这21个孩子里,男孩大都选择当军人、警察,将来要保家卫国;女孩喜欢当老师、医生,教书育人、治病救人。他们都有同样的奉献精神,选择了令人敬仰的职业。

图|孩子们展示着画作
志愿者们的课程分享,重在帮孩子们拓宽眼界,带他们认知大山外的世界,除了《职业分享互动》外,还有《带你看世界》、《世界著名建筑分享》、《现代智能家居》、《街舞教学》。在蒙蒙细雨中,孩子们跟着志愿者认真学习每一个舞蹈动作,短暂的一堂课不能教会所有,但希望他们会对舞蹈有热爱。
聚焦·小伙伴
媛媛,是一个藏族女孩
从小没有父母
她的家离学校有一个多小时的山路
祖父母为了她方便上学
跟其他藏族同胞租住在一个大院里
院子里有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孩子
都是由老人照顾陪读
一家几口挤在十多平的小房间里

图|媛媛的家
媛媛说
她长大了要当医生
将来可以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
她喜欢白色
因为穿着白大褂的人
都有神奇的魔力
能消除痛苦 延续生命

图|媛媛
临走时,
媛媛悄悄塞了一个小纸条里面
裹着一颗糖
她说很感谢远洋之帆
会用成绩报答对她的资助
这两天她过得特别开心
谢谢你们!
“谢谢”两个字
温暖而沉重
被孩子们的纯真质朴打动
也愧于能做的实在有限
远洋之帆守护着他们的梦想
不愿贫穷成为他们圆梦的阻碍
虽做不到一个都不能少
但或许能多帮助一个孩子
将来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特别感谢:
感谢远洋集团环渤海事业部捐助的善款,已经用于为孩子们发放“2020年秋季助学金”。
他们的故事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