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黄河:从源头到入海,普通人的转型选择引领流域崭新未来

2023年11月13日

11月12日,“美丽黄河:期待绿色未来”主题环保宣传展在颐堤港冬季花园完美闭幕。本次展览由中国能源模板论坛与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主办,北京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协办,颐堤港和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支持。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闫世东、美国环保协会能源与自然项目主任高霁、远洋集团副总裁、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理事丁晖在志愿者带领下一起参观展览,与观展观众互动。

640 (1).jpeg

为进一步提高公众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强调黄河流域水、能源、粮食、生态系统之间的密切关联,鼓励更多人积极参与环保对话。此次环保宣传展携手国内多名艺术家,以插画、摄影和影像创作等创意方式,通过现场角色游戏体验创意形式,促进环保知识的普及,并营造讨论空间,推动公益事业学习交流。

640 (2).jpeg

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一直以关注环保、扶持教育为主要方向,希望通过企业、政府、社会组织、志愿者和众多爱心人士的参与和努力,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有益的尝试。

640 (3).jpeg

此次美丽黄河环保宣传展览上,展示了来自黄河流域不同地方的人物故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他们的故事……

关于黄河流域的故事

欢迎来到黄河源头。

这里海拔4000余米,空气中弥漫着草原的芬芳。这条河流,见证了中华民族世代生息繁衍。黄河流域承载着重要的水资源、能源、粮食和生态的综合价值,紧扣沿途九省及其资源惠及的其他地区的发展脉搏。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提出以后,越来越多的人的工作和生活与黄河流域的绿色低碳转型挂上了钩。沿着源头向下游走,有牧民守护家园草原,有园区管理者实现环境经济双赢,有能源工人顺应时代积极转型,有新农人探索科学种植新方法......通过这些人物身上的故事,我们得以一窥黄河流域正发生着静谧而深远的变化。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人们,不知不觉间参与着整个流域的协同综合转型,重塑黄河更加和谐美好的新貌。

此次美丽黄河环保宣传展览上,来自黄河流域不同地方的多杰、马乐川、郝向阳和田优麦,邀请参与观众帮助他们做出转型选择。这四个人物脱胎于我们团队过往的调研与看到的流域转型案例,也来自流域转型过程中生动的人物群像。正是千千万万像他们一样在转型过程中努力向上的普通人,推动着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我们希望他们不仅是展览上的出题人,通过他们的人物小传,从微观视角向更多观众展示普通人的故事。

01.“新农人”田优麦

“新农人”种下“兴农梦”

640 (1).png

我叫田优麦,今年二十五岁,家住山东济宁泗水县,这里是黄河下游的重要农耕区,小麦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我家几代人都靠种小麦过活,父亲是典型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小时候,他常常把我抱在肩头在金色麦田中穿梭。风卷麦浪,像一片金色的海。

等我年岁渐长,父亲开始手把手教我种地。那会儿十月份就可以开始播种了,小麦的生长周期很稳定。性格上,我继承了父辈骨血中流淌的对土地的忠诚,以家乡的小麦为傲。

约莫十年前,十月的天气开始变热,小麦的生长受到了严重影响。随后每年父亲和我都要根据情况调整播期,有时候甚至要等到十一月中下旬。同时小麦返青期提前了、抽穗期后移,我们的经验不管用了,产量下降。后来我才知道这叫气候变化。

极端天气的发生也折损了我家的小麦产量。前几年的几场雪灾,使得地里的小麦减产了三成以上。父亲很宝贝他的麦子,倔强地蹲在地里试图挽救。我看着他的背影旁边颗粒未充的穗子摇摇晃晃,无力感涌上心头。

气候变化来势汹汹,我意识到再按照父辈教我的旧方法种地已经行不通了。因此,高考我报了农业工程专业,希望能回馈家乡。

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我很认可利用新理念、新技术、新装备为主的现代生产方式,立志成为促进家乡生态农业发展的第一批“新农人”。

从名校毕业后,我放弃了城市优渥体面的工作,返乡耕田,带着知识和技术种田,我的小麦产量稳定,质量也不错,受到粮食公司的青睐。去年,顺应互联网消费潮,我是这注册了一个农产品品牌,线上和线下综合销售模式,销量果真增加不少。但一段时间后又出现了停滞甚至下滑的趋势。

于是在搜集了大量资料,并通过问卷调查与走访、请教专家、比对研究,我发现:消费者在挑选时越来越关注粮食质量。生产真正优质的有机粮食,或许能让我的品牌打开新的销路。

首先,我在农技人员指导下选用了抗旱抗寒抗涝的小麦新品种,调整并严格把控播种密度和时间,同时增施有机肥以提高土壤质量。这些措施虽然增加了成本,但效果明显,小麦的品质和产量都有了初步的提高。

为降低部分成本,我采取了覆膜、秸秆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和养分流失,降低灌溉和施肥需求,这可以省下来不少水,也能减少对土地的污染和损耗,是很适合我们这里的水资源管理方式。

除了这些,我正在学习各种标准化管理知识,平时也会和其他小农户一起交流讨论。现在这个时代,了解气候变化、懂技术,才能在当下的粮食市场立稳脚跟。

我相信通过我们这些“新农人”的努力,家乡的农业在气候变化中也能生生不息,我们的粮食既可保障安全,又能满足市场需求,真正实现乡村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02.转型矿工郝向阳

走出矿井,拥抱阳光

640 (4).jpeg

我叫郝向阳,住在黄河中游的山西省。从20岁来山西开始算,我也算是半个山西人。

我是个粗人,又没什么文化。国家能源保供政策山西矿区对人员需求量大,我就来这边干起了煤矿工的活,一干就是16年,也算干出点名堂,前些年给我提拔当组里的尖兵。

煤炭工人的一天很简单,下井、上井、吃饭、睡在工棚里。下井后看到的,就是黑黑长长的巷道。人人头顶带着的矿灯,亮得倒像是星星。

看电视是我平日里主要的放松方式。当我瞧见新闻里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了,能源低碳转型要成为黄河流域开展未来工作的重心。我想着,如果未来煤矿不再是主要能源,陆续关停,煤炭行业势必会遭受冲击。那我们这些工人的就业该怎么办?

那阵子我的工友们都有些发愁。我琢磨着虽然短期内还不至于下岗,但要为长远考虑也许是时候该转行了。干了小半辈子煤矿,要转行还真有些发怵。

听说一些煤矿沉陷区已经开始建设光伏电站,国家非常重视生态保护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这或许是未来的大趋势。

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女儿,她们一致支持我脱去煤炭工人的行头,去做更有发展且危险系数低的工作。这些年,因为下井,我没有给予她们足够的陪伴,这份工作让我能实现陪伴家人的心愿,我也因此下定决心。

对小半辈子待在煤矿的我来说,从头学新技能有点吃力,但咬咬牙还是坚持下来了。日常多了一项学习的任务,也不那么枯燥了。

去年12月,家附近煤矿沉陷区建立的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我终于趁这个机会从地下转到地上,成为光伏企业的一名维修工。那天回家,妻子说,她终于能睡上安稳觉了。

光伏电站的工作,只需根据电脑报警所指方位去维修就可以了。而以前的维修人员得四处敲敲打打,找哪里需要维修。要不说技术创新也是可再生能源发展道路的重中之重呢,不光能支撑光伏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也给我们开展维修工作带来了切实的便利。

从前这些废弃矿区由于环境破坏严重,沟壑纵横。现在,已经有几万块太阳能电池板覆盖了几百亩的原高坑煤矿区。看着环境变好我也很有成就感。

如今,我在这里工作将满一年,逐渐意识到建设光伏发电站确实是治理矿山、修复生态最佳路径之一,而“光伏+矿山治理“既解决了土地资源有效利用问题,又对生态环境治理具有积极意义。

不少老工友们也在联系我,考虑来光伏电站谋发展。这是能解决我们煤矿下岗工人们就业难题的大好事儿。而阳光下的感觉,真好。

03.转型推手马乐川

环保经济,双赢共建

640 (2).png

我叫马乐川,家乡位于黄河上游的鄂尔多斯,这里作为工业大市,传统工业园区密集。就在去年,我开始担任鄂尔多斯一家传统工业园区的一把手。

这是对我多年拼搏的巨大肯定,但我也深知接管一个偌大工业园区的不易。上任前,我便开始着手研究传统工业园区的转型路径,思考如何能够带领园区走向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接管的这家工业园区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最初以发展传统制造业为主,以工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多年的粗放发展之下,园区环境承载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

多年以来,工业园区都以经济效益为先。而现在,为求发展,园区里的企业有着比此前更强烈的低碳发展意愿一一越来越多的工业产品要求追踪碳足迹,高碳排放产品将失去竞争力。

我意识到,不能再走从前的老路。扭转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的境况,对紧临黄河的园区来说刻不容缓,低碳转型迫在眉睫。

因此上任后,我决定先带领团队,根据园区内外部情况,定制一套绿色转型方案。

我们先对本土转型较成功的工业园区进行了走访调研,参考其经验,遵循最低投入量和最高减碳量等原则,结合我们园区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系统指标与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长期综合的低碳发展规划。

为保障规划内容落实,我还设立了一系列配套的保障措施,确保方案执行期间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上级部门对此给予了技术与资金支持,也得到了广大厂商与员工的认可。

当然,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从其他转型园区了解到,他们正在计划迈入零碳行列,而零碳工业园区的基础是要有零碳或者低碳的能源供应系统。因此他们已不再新增燃煤指标,并将区内部分企业的煤炭锅炉改为生物质能源集中供能。

此外,运营过程中还要有储能系统作为支撑,配合着智能数字化技术的管理体系。所以技术创新一定是园区转型的重中之重。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矛盾、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也都是我们转型的重点。

关关难过关关过,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工业园区的转型成果显著,绿色发展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如今,这个曾经的传统工业园区已焕发出新的生机,不仅实现了部分生产过程的优化,经济效益也有显著提升。即便背靠黄河做工业生产,我们也可以为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欢迎来我们园区参观交流。不聊了,我该去园区里看看各家企业的排水情况了。

04.牧区大学生多杰

敬畏自然,生态济民

640 (3).png

“黄河的水不停地流,流过了家流过了兰州,远方的亲人啊,听我唱支黄河谣”。这首歌在大学广播站响起的那一刻,我的思绪回到了远隔千里的家乡。

我叫多杰,家在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各姿各雅山下,位于黄河流域上游源区,世代都是牧民,逐水草而居。

草木繁盛水清如洗的黄河源,两岸有无数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海子”,穿过100多公里的峡谷,在巴颜禾欠山与约古宗列曲汇合后形成了最初的玛曲河,并东流汇入扎陵湖和鄂陵湖。

小时候,阿妈告诉我,自然必须被敬畏,我们所有原始的记忆和天性都流淌其中,也将奉还与自然。可后来,牧区的生态环境恶化,大片草原消失,马儿需要走很远才能吃够草,记忆中一眼望不到边的冰川和湖泊日益萎缩,野生动物也少见了。

阿爸的笑容少了,时常望着光秃秃的地方出神叹息。妹妹出生了,阿爸给她取名青措,汉语意思是“碧绿的湖泊”。

我是家里第一个走出牧区的大学生,离乡后才开始逐渐明白阿妈的教诲和阿爸的叹息:他们希望家乡重见往昔的盛况。我能做些什么?我参加了校园组织的环保志愿活动,试图在那里找到答案。

在活动中,我学习了很多有关黄河流域的知识,了解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黄河发源地其实具有着脆弱的生态系统,过度放牧叠加气候变化,导致流域自然环境恶化,水源涵养功能下降,草原退化,水土流失严重,扎陵湖、鄂陵湖面积缩小,黄河一度出现断流,水质与供给都出现问题。 

我想,要从根源改善黄河流域上游源区的现状,首先需要让更多的牧民认识到通过行动切实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才能帮助上游源区恢复旧貌。

“生态文化行”宣传小组就此诞生,暑期我们回乡走访,入户收集调查数据。结果显示,黄河源区牧民对草地依赖严重,源区产业结构单一。而牧民的教育水平、联户放牧意识、经济收入等因素都限制了牧民的生态认知。

基于此,我和小组志愿者们奔走宣传,倡导加强牧民技能培训、提升文化水平,鼓励中小牧民参与联户经营,丰富收入渠道以提高牧民收入。

活动反响很好,到第二年,有更多的志愿者参与进来。各地学生们利用假期深入到黄河发源地,开堂授课。阿爸阿妈也走进了教室,学习生态环保知识。

今年假期接近尾声时,家乡已经有牧民自发组建民间组织,对黄河流域的生态问题、草地退化等口口相传,对畜牧业产业升级采取行动。

离乡返校那天,阿爸阿妈抱着小妹来送我,这次是笑着离别。我明白,黄河流域的环保宣传工作道阻且长。毕竟黄河源头不仅关乎牧民生计,也事关中下游各地的生态安全。

640 (4).png

本周末,美丽黄河环保宣传展将暂告一段落。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这半个月时间,我们也在现场以及网络反馈中听到了许许多多动人故事。这些都证明,黄河流域协同综合转型是一项值得深挖,值得向更多观众传播的时代课题。

展览结束后,我们还将继续沿着这条母亲河,与更多伙伴一道,守护家园,笃行绿色,传承未来。我们会关注"田优麦们"培育出的每一株金灿灿的谷穗,也希望能帮助像"马乐川"一样的管理者,继续引领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

注:田优麦、郝向阳、马乐川、多杰均为展览互动游戏环节虚构人物。